
楊三郎
澎湖咕咾石屋
油彩、畫布
畫心:59×73畫框:83.5×95.5
此作年代不詳,但根據楊三郎留下的其他紀年畫作,可知他在1960 年 代到1980 年代間多次前往澎湖。戰後澎湖積極開發觀光產業,吸引觀光客前去,也促成楊三郎前往的動機。畫中所描繪的咾咕石,是澎湖群島珊瑚礁石灰岩的別稱,由於質地堅硬,被居民用於堆砌房舍或矮牆,外觀看似充滿許多孔洞,卻能衡抗強盛的東北季風,歷久不倒。擅長描繪斑駁舊屋的楊三郎,在描繪澎湖獨特的建築時,留意到咾咕石特殊的紋理質感,放棄原先慣用描繪磚牆的筆觸,改以輪轉的圓弧筆觸,表現咾咕石塊的質感。構圖方面,楊三郎大膽以迫近視角使牆壁的面積佔據畫面將近一半的位置,僅在左下角與後方點綴海岸、遠山與天空,可見畫家對這種獨特建築質感的強烈興趣。 (劉錡豫)
